艾灸加中药熏洗 治类风湿有奇效
类风湿性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组织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目前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西医治疗副作用大。中医艾灸往往显奇效,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摸索出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供参考:
1、艾灸治疗
选用灸道堂祛风湿专用雷火艾条,于距指、趾、腕、踝关节的穴位(阳溪,阳池,二间,解溪,昆仑,足通谷等)或痛点处进行悬灸,每穴5-10分钟;每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休息一至两天,连续灸3个疗程。后选择一周3次,连续施灸3个疗程。之后每周2次巩固。
2、中药熏洗
取灸道堂祛风湿专用艾条2支,撕去桑皮纸,置水中煮沸;或取桂枝、延胡索、牛膝、桑枝、独活各15克、川乌、草乌各10 克、木瓜20 克、防风、海桐皮各12克、黄芪、伸筋草、威灵仙各30克,加水煮沸后倒入熏洗桶里,并坐桶上,用毛巾被捂盖下肢保暖,一天一次,每次半小时,一周一疗程,连熏2疗程。
上述两种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空腹及女患者月经期不宜艾灸和熏洗。薰洗前后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薰洗时温度控制在38~40 ℃,温度过高可致皮肤烫伤,温度过低达不到治疗目的。
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艾草俗称百草之皇,用艾草制作成的纯艾灸条对于风湿类风湿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温灸棒一个,以及与之相搭配的纯艾条一盒。
主穴:大杼、曲池、血海、大椎至腰俞段
找到以上穴位,把艾条点着,着火的一端从温灸棒后面塞进去,弄紧艾条,温灸棒有凸点的那一段接触穴位,温灸棒可以滚动,就在穴位哪里滚来滚去就可以了。找不到穴位也可以,哪里疼痛就灸哪里就可以了。
配穴:血沉快: 隔俞、阳陵泉;
急性期: 至阳、灵台、督脉上压痛点;
肩关节痛: 肩禺、肩寥;肘关节痛: 曲池、手三里、少海;
腕关节痛:阳池、合谷、外关;
髋关节痛: 环跳、风市;
使用温和灸疗法,每穴灸15-20分,每日1次,10次1疗程。
艾灸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做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疏经通络、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功效,尤其适合于虚寒类病证。中药熏蒸是指用中药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患者全身或局部,利用药性、蒸气和温热等刺激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们都属于典型的中医学外治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寒湿型颈肩腰腿痛病人41例,其中男12例,女2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3个月。
1.2 治疗方法
(1)根据颈肩腰腿痛的病位、病性等取穴或经络施灸.颈肩痛一般取穴有颈夹脊穴、大椎、肩井等,腰腿痛一般取穴有肾俞、大肠俞、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另外可取阿是穴,采用温和灸、雀灼灸、回旋灸,每种施灸方法不同,每个穴位施灸时间也不同,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准,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如患者感觉有灼热感时可抬高艾条,边灸边观察其局部皮肤情况,注意及时弹除灰烬,以免落下烧伤患者皮肤。
灸盒温灸法:艾条一支剪成3cm小段,每次点燃4个短艾条置于特制的艾灸盒中,于阿是穴、颈腰夹脊穴施灸。
(2)中药熏蒸是将中药加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后放置于熏蒸器械中,加热蒸气熏蒸患者患处和全身,达到祛风、散寒、通络、消炎、解毒、扶正固本的目的.每次熏蒸30~40分钟,每天一次,7天一疗程。熏蒸方:五加皮15g,桑枝15g,鸡血藤15g,川草乌各6g,威灵仙12g,路路通10g,丹参15g,当归12g,乳香10g,没药10g,苏木12g,伸筋草15g。
一般护理
(1)创造清洁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有益于病人身心舒适,增进食欲,睡眠充足,促使疾病康复。
(2)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避免患者七情过激.情志活动产生于脏腑精气,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情志正常,脏气调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3)注意保暖,熏蒸艾灸后防受风寒,半小时内不宜冷水洗手或洗澡。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忌凉性食物、生冷瓜果或发物.熏蒸前后要较平时多饮温开水。
(5)防艾灰烧毁衣物,熏蒸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以皮肤微微汗出为宜.汗出太多风虽去则湿仍在,不仅病不能治愈,还可使卫阳耗伤。
(6)治疗中注意观察病情,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7)操作时注意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施灸熏蒸温度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及耐热程度来调节,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8)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遇有头晕、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时应及时停止治疗,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9)治疗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掌握患者既往病史。
(10)对气血两虚、严重心脏病、哮喘发作时、孕妇及妇女月经期等情况禁止熏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11)急性期后指导患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原有症状减轻,疼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病人41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优30例,占73.17%,良10例,占24.39%,一般1例,占2.44%,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或护嘱,疗效评定未愈者为零,优良率97.56%。
患者急性期,由于局部的无菌性炎症比较明显,同时患者由于疼痛活动明显受限,此时不主张使用中药熏蒸治疗.当患者急性期症状消除后,多可以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其疗效优于常规的保守治疗[4].艾灸、中药熏蒸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一定的穴位经络艾灸,配合不同性能的中草药煎汤后熏蒸患部以达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等作用,它具有标本兼治,无副作用,药简价廉、舒适安全的优势,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等的方法
1.慢性胃炎 选穴
脾俞、中脘、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足三里。
操作步骤:每次选穴2~3个,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分钟,每天l~2次,10天为一疗程。同时点燃药用艾条后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可使胃痛立即缓解。
2.感冒选穴
大椎、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取之) 。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此两穴,每次20分钟;也可取0.3厘米厚的生姜片置于穴位上隔姜灸,每次3~5壮,每天两次,连灸2~3天。
3.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穴
脊中、肾俞、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
操作步骤:每次选穴2~3个,各穴灸7壮,每天1次,10天为l疗程。
4.痛经(虚寒证) 选穴
气海、关元。
操作步骤:用艾条温和灸此两穴,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或隔姜灸,每穴3~5壮,每天1~2次 5.艾灸治失眠
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将足趾向足心屈,在足掌的前部分可见一较深的凹陷,就是涌泉穴的地方)用艾条熏烤。
注意艾条要放在距离穴位2寸左右,让局部有温热感但又不至于太烫,直至皮肤出现红润为止。每次30分钟,连续10-15天为一个疗程。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穴位,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艾条灸之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很多人艾灸涌泉穴后都会有昏然欲睡的感觉。